第55章 五十五斬,入國子監
關燈
小
中
大
第55章 五十五斬,入國子監
國子監位於與皇城相鄰的務本坊,與永和坊相隔大半個城邦,駕牛車前往需得一個時辰。胥姜沒去過國子監,可樓雲春卻十分熟悉,一來是由於樓敬在禮部任員外郎一職,輔助禮部侍郎主理科考,便必然與國子監多有來往,二來是因為樓雲春曾經也是國子監的生徒。
“難怪樓先生與杜、袁二位先生交好,竟是這麽個緣故。”胥姜好奇道:“那你入國子監主的是那科?”
“律學。”
“參加春闈考的又是哪科?”
“進士。”見胥姜還要問,樓雲春便主動答道:“一甲第三,探花。”
進士及第。料定他的名次不會差,胥姜卻還是被驚到,隨即挑著聲兒詼諧道:“原來是探花郎呀。”
樓雲春勾起嘴角,卻被胥姜抓個正著,便心想著這人正得意呢。又暗忖原來他也有炫耀的心思,還以為真是個不動如山,無欲無求呆木頭。
隨後又有些好奇,“以你之才竟只摘得探花,那狀元與榜眼又是何方神聖?”
樓雲春道:“狀元為洛陽董壽,榜眼為齊州劉延年。”
劉延年胥姜倒是聽過,頗有詩才,不過這董壽倒是未曾聽聞,不過想來能蟾宮折桂的,定為不世奇才。
“董壽如今為西臺侍郎,劉延年為尚書右丞。”此二人都是宰相之才,國之棟梁,前途無量。
樓雲春所任職的大理寺少卿,通常輔佐大理寺卿掌管刑獄,覆審各地方官員呈報上來的案件,以避免錯假冤案,亦為朝廷十分看重的官職。
聖人將樓雲春那屆的一甲三名皆安插如此關節,想來也是用心良苦。
“到了。”
“竟這麽快?”
每每聽樓雲春講這些朝堂之事,都讓胥姜覺得光陰轉眼即逝,她還有些意猶未盡。
擡眼望去,只見朱墻撼地,龍檐飛天,一道巍峨樓門矗立在胥姜面前,樓門上端著一塊莊嚴地牌匾,上書‘國子監’三個大字。
兩人下車,皆正了正衣冠,方才步行進入大門。
“國子監分五廳六堂,掌管所有生徒教學事宜,我們要去的便是五廳中的典籍廳。”樓雲春指著東南角一座廳引胥姜去看,“便是那處。”
“瞧著讓你來是來對了。”胥姜沖樓雲春一笑,“若是我自個來,定似個無頭蒼蠅一般亂打轉。”
樓雲春又是一笑。
此時辰時剛過,已陸續有生徒前往各廳堂,皆步履匆匆,想是趕時候去上課。
二人正拐入西南街道,迎面走來一男子,年齡約三十上下,一見胥姜與樓雲春便快步上前,先是對樓雲春作禮,“小樓大人好。”隨後朝胥姜問道:“這位便是胥娘子吧?”
胥姜忙作禮答道:“正是。”
樓雲春介紹道:“這是宋學錄。”
宋學錄忙表明來意,“我是杜司業安排來接應你的。”
胥姜又作一禮,“有勞學錄了。”
“胥娘子客氣。”他溫和地笑了笑,隨後看了樓雲春一眼,略帶恭謹道:“小樓大人回國子監所為何事?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,只管吩咐。”
“我送她來。”樓雲春語氣淡然。
那宋學錄先是一楞,隨後尷尬一笑,心道:早說有樓雲春相陪,也好省他一番事呀。他暗自打量胥姜與樓雲春,一時摸不準二人是何關系,最後只請道:“兩位這邊走。”
三人無話,約莫半柱香的功夫抵達典籍廳。牛車停在路旁,離典籍廳還有些距離,那宋學錄讓二人原地稍後,隨即往廳裏去叫人來搬書。
來搬書的大多是生徒,手腳勤快,又不多話,只偶爾好奇打量胥姜幾眼,一碰到樓雲春的目光又瑟縮,抱著書飛快跑走了。
很快詩冊便被搬空,那宋學錄命一名生徒替他們牽牛,隨後將二人引至廳內。
典籍廳很大,若要對比,比胥姜那小書肆大五倍有餘,四面皆置書架,分門別類地陳列著各種典籍,其餘陳設亦典麗古樸、端正大氣。
正對廳門,有一方書案,兩側設桌椅,想是宴客之用。
“二位稍坐,我已差人去請主簿。”宋學錄請二人入座,隨後又給二人奉來茶。
胥姜嘗了一口,香氣馥郁,餘韻悠長,是敬亭綠雪。此茶葉上覆有白毫,沖泡之時白毫翻滾,如雪飛舞,因此而得名。
她忍不住多喝兩口,一是因為口渴,二是因為茶貴。
樓雲春問道:“喜歡這味茶?”
胥姜搖頭,相較起來她更喜愛碧潭飄雪,更為清香,“此茶名貴,多喝兩口不虧。”
樓雲春不禁一笑,胥姜替他記著遭數,三次了。
剛好一盞茶功夫,宋學錄攜一人進門,胥姜和樓雲春起身相迎。宋學錄身旁那人年齡瞧著與杜回相仿,氣質卻要比杜回親和許多。
“照月也來了。”他先同樓雲春互相見禮,隨後又沖胥姜道:“胥娘子,幸會。”
樓雲春道:“這位是謝主簿。”
胥姜趕緊作禮,“胥姜見過大人。”
謝主簿笑道:“不必多禮。”接著又說:“我看過你刊印的《蒙學新集》,很是不錯,杜回時常將你掛在嘴上,教我們好奇得不得了。設想著是何等人物能有此才,今日一見,竟如此年輕,當真是後生可畏,後生可畏啊。”
“先生謬讚,沒那麽好。”胥姜被誇得不好意思。
“無需妄自菲薄,能入杜回眼裏的絕非凡俗之輩。”謝主簿佯怒,“且你那版《蒙學新集》經我們幾位主簿校勘,你若說它不好,豈不是拐著彎說咱們眼拙?”
“豈敢,豈敢。”胥姜賠笑。
不過逗逗後輩罷了,謝主簿見勢便收,隨即與胥姜一同將詩集點了數,簽了契書,此事便了了。
胥姜將契書妥帖收好,又向謝主簿和宋學錄道謝,“深謝二位大人。”
謝主簿笑著擺擺手,隨後對一旁的樓雲春道:“照月好不容易回來一趟,可要去瞧瞧師弟們?”
“不了,過會兒要去大理寺。”
“那你回來作甚?”
宋學錄與他耳語,他才恍然大悟,目光在樓、胥二人之間打轉。
胥姜被他看得臉發燒,便辭道:“方才聽到鐘聲,想來是生徒們該上課了,便不耽擱二位大人了,告辭。”
謝主簿也不強留,將二人送出廳外,對胥姜叮囑道:“月底拿契書來清賬,可記住了。”
胥姜沖他做禮,“省得的。”
胥姜揣著輕飄飄的契書,扶著空蕩蕩的車鬥,出了國子監,心卻滿滿當當的。她拍拍懷裏的契書,心頭暗道,自此,她才算是真正跨進這京城的墳典行了。
樓雲春提醒道:“上車吧,該回去了。”
胥姜沖他一笑,隨後扶著車鬥一跳,躺了進去。
“回去咯。”
樓雲春含笑看著她。
胥姜拿手指沖他比劃,“四次了。”
“什麽?”
“今日你笑了四次。”
樓雲春有些臉熱,只對她說了句,“躺好。”便坐到前頭,為她趕牛驅車。
胥姜遙望著逐漸遠去的國子監,這座京城最高學府,只覺其氣浩然,其勢恢弘,猶如天壁,綴滿星辰。
而其中最閃爍的一顆,此刻正在前方,為她引路。
兩人還完牛車回到書肆,樓雲春立即策馬趕去大理寺上。送走他後,胥姜把契書攤開給林紅鋤看,林紅鋤歡喜得抱著她又叫又跳。
胥姜按著她好一陣揉捏,隨後收好契書,說道:“今日吃頓好的,慰勞這些日子以來的辛苦,順帶請上汪掌櫃一家子,咱們好好熱鬧一番。”
“好!”林紅鋤歡呼。
“那你看著書肆,餓了就吃餅墊墊,我去西市采買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交代完,胥姜進後院牽驢,那驢一聽‘西市’二字,便興奮地甩嘴、刨蹄子。
胥姜今日高興,縱著它自己跑,驢也就那點出息,直直往趙章馬廄跑。
趙章熟門熟路地替它填料、飲水,胥姜笑道:“都是你給它慣得,只要一來這西市,就只認你這兒。”
“這驢通人性,精著呢。”趙章摸了摸它的頭,問道:“當初怎麽就想著留下它了?”
胥姜無奈道:“太犟,又懶,又貪嘴,怕坑了你,所以只好自己留著了。”
趙章暢笑出聲,“這倒也是,這驢若當時賣給我,怕是銷不出去的,光聞著這草料味兒就能跑幾個來回。”
“可不是?”胥姜看它整個腦袋都快埋進馬槽裏了,便忍不住手癢,往它身上一拍,隨後對趙章道:“勞煩你幫我照看著,我去采買些東西,過會兒便回來牽它。”
“好,安心去吧。”
胥姜便往坊市上去。
難得有閑情,胥姜走得很慢,她一個攤檔一個攤檔地看過去,見新開了一家賣豆腐的攤子,不止賣豆腐,還賣豆漿,便忍不住要了一碗坐著喝。
攤主是名風風火火的婦人,胥姜聽她口音不似本地人氏,又有些熟悉,便多問了一句。
“阿姐是哪裏人?”
“我是公井人氏,來這京城兩年了。”
“怪說不得。”胥姜說了一句公井話,“公井人最會點豆腐,膽水好。”
那婦人臉上頓時閃過驚喜之色,“小妹也是公井人?”
胥姜搖頭,“我是黔中人氏,但隨鹽販子去過公井縣。你們家鄉的鹽可是聞名遐邇,這豆腐點得好,跟這鹽結出的膽水也有關。”
“正是。”那婦人熱切又爽朗,“小妹去過公井縣,又這般懂我們的吃食,算得上半個老鄉了,這碗豆漿我請你喝了。”
“阿姐這麽說,我這豆漿便喝得不安心了”胥姜放下碗,瞧著她木板上雪白的豆腐說道:“且我不止喝豆漿,還想買幾塊豆腐,阿姐若不收錢,我便不好買了。”
“哎喲,你這小妹。”那婦人在胥姜背上拍了拍,她手重,拍得胥姜差點把方才喝的豆漿吐出來,“哪個有你會說?”
胥姜這才心安理得的又喝起來,一邊喝一邊同她閑聊。
“阿姐,之前怎未見你在此擺攤?”
“之前靠相好養著的,後來他跑了,便只好自己出來找事做。可手裏頭就這門手藝,又不會別的,就索性支個攤子來賣豆腐了。”
胥姜差點嗆到,這阿姐可真性情。
婦人說完又感嘆道:“還別說,這自己做買賣掙錢,腰桿都挺得直些。”
“這倒是。”胥姜讚同道。
見她一碗豆漿見底,婦人問道:“再來一碗不?”
“夠了,夠了。”胥姜放下碗,笑道:“阿姐替我包兩塊豆腐吧。”
“好嘞。”婦人抽出四片綠油油的芭蕉葉,縱橫交疊著放,隨後將兩塊又白又嫩的豆腐擱上去,包好之後,用棕葉搓的繩捆了遞給胥姜,嘴裏自誇道:“我這豆腐點得嫩,可卻不容易散,豆味又濃,可以說這京城呀,找不到第二家,小妹吃過一回便知道了。”
“一看就好,阿姐可是有訣竅?”
“全憑這膽水和手上功夫,別人可學不來。”說著頗為自得,“今日是小妹來得早,再晚些就沒了。”
“那我運氣倒是好。”胥姜笑著接過豆腐,付了錢後與道別。
“下次又來呀。”婦人同她揮手。
“好勒。”
離開豆腐攤,胥姜繼續往裏逛,見有賣兔子肉的,又買了一只兔子。
兔子肉嫩,汆燙或用姜絲燴制都好吃。她舔舔嘴唇,許久都沒吃上這口,倒有些想,今日碰上,正好做個姜絲兔,解解饞。
買完兔子便往奎娃子鋪子上去了。
奎娃子見她來,笑道:“許久不見,娘子可安好?”
胥姜也笑,“安好,安好,有勞阿哥記掛。”
“今兒過來想置辦些什麽?”
“有些什麽鮮貨?”
“早上有人送來兩只蘆鴨,還有半簍子青蝦,娘子可要瞧瞧?”
“瞧瞧。”
說完兩人往那巷道裏頭擠過去。奎娃子將那兩只蘆鴨提溜出來,那蘆鴨肥兇,撲騰著翅膀嘎嘎亂叫,瞧著很是神氣。
胥姜滿意點頭,“兩只都要了。”隨後又道:“再看看蝦。”
奎娃子忙著綁蘆鴨,手不得空,便道:“蝦在你身旁的缸子裏。”
胥姜揭開缸子,見裏頭浸著個魚簍,提起來一看,果然有半簍蹦達的青蝦,個頭都還不小。
“這青蝦我也要了。”
“好勒。”奎娃子好不容易才將那兩只蘆鴨綁好,又找來麻袋倒蝦,隨口問道:“買這麽些菜,娘子可是要辦招待?”
“嗯,剛交付完一樁買賣,慶賀慶賀。”
“那我這廂向娘子道喜了。”奎娃子裝好蝦,對胥姜道:“可還要些什麽?”
“再稱兩斤姜,一斤蒜,姜選嫩些的。”用來做姜絲兔。
奎娃子去攤檔裏頭拿出一個麻袋,笑道:“可巧,正有小半袋嫩姜,前幾日進山看嬸子順道收的,這兩日賣了就剩這點。”
“這個時節山裏頭還有?”
“山裏人都有地窖,十月裏就挖來藏著,能吃一個冬。”
難怪。
奎娃子將那姜一稱,二斤多,胥姜索性全要了,又配了些香料、佐料,一並結算。
付完帳,奎娃子拿出半袋紅艷艷的山楂果添上,笑說:“就當給娘子賀喜。”
胥姜推拒無果,只好收了。
這山楂果與石蜜做成糖球,酸甜可口,林紅鋤那小妮子應當愛吃。
某人,也應當愛吃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國子監位於與皇城相鄰的務本坊,與永和坊相隔大半個城邦,駕牛車前往需得一個時辰。胥姜沒去過國子監,可樓雲春卻十分熟悉,一來是由於樓敬在禮部任員外郎一職,輔助禮部侍郎主理科考,便必然與國子監多有來往,二來是因為樓雲春曾經也是國子監的生徒。
“難怪樓先生與杜、袁二位先生交好,竟是這麽個緣故。”胥姜好奇道:“那你入國子監主的是那科?”
“律學。”
“參加春闈考的又是哪科?”
“進士。”見胥姜還要問,樓雲春便主動答道:“一甲第三,探花。”
進士及第。料定他的名次不會差,胥姜卻還是被驚到,隨即挑著聲兒詼諧道:“原來是探花郎呀。”
樓雲春勾起嘴角,卻被胥姜抓個正著,便心想著這人正得意呢。又暗忖原來他也有炫耀的心思,還以為真是個不動如山,無欲無求呆木頭。
隨後又有些好奇,“以你之才竟只摘得探花,那狀元與榜眼又是何方神聖?”
樓雲春道:“狀元為洛陽董壽,榜眼為齊州劉延年。”
劉延年胥姜倒是聽過,頗有詩才,不過這董壽倒是未曾聽聞,不過想來能蟾宮折桂的,定為不世奇才。
“董壽如今為西臺侍郎,劉延年為尚書右丞。”此二人都是宰相之才,國之棟梁,前途無量。
樓雲春所任職的大理寺少卿,通常輔佐大理寺卿掌管刑獄,覆審各地方官員呈報上來的案件,以避免錯假冤案,亦為朝廷十分看重的官職。
聖人將樓雲春那屆的一甲三名皆安插如此關節,想來也是用心良苦。
“到了。”
“竟這麽快?”
每每聽樓雲春講這些朝堂之事,都讓胥姜覺得光陰轉眼即逝,她還有些意猶未盡。
擡眼望去,只見朱墻撼地,龍檐飛天,一道巍峨樓門矗立在胥姜面前,樓門上端著一塊莊嚴地牌匾,上書‘國子監’三個大字。
兩人下車,皆正了正衣冠,方才步行進入大門。
“國子監分五廳六堂,掌管所有生徒教學事宜,我們要去的便是五廳中的典籍廳。”樓雲春指著東南角一座廳引胥姜去看,“便是那處。”
“瞧著讓你來是來對了。”胥姜沖樓雲春一笑,“若是我自個來,定似個無頭蒼蠅一般亂打轉。”
樓雲春又是一笑。
此時辰時剛過,已陸續有生徒前往各廳堂,皆步履匆匆,想是趕時候去上課。
二人正拐入西南街道,迎面走來一男子,年齡約三十上下,一見胥姜與樓雲春便快步上前,先是對樓雲春作禮,“小樓大人好。”隨後朝胥姜問道:“這位便是胥娘子吧?”
胥姜忙作禮答道:“正是。”
樓雲春介紹道:“這是宋學錄。”
宋學錄忙表明來意,“我是杜司業安排來接應你的。”
胥姜又作一禮,“有勞學錄了。”
“胥娘子客氣。”他溫和地笑了笑,隨後看了樓雲春一眼,略帶恭謹道:“小樓大人回國子監所為何事?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,只管吩咐。”
“我送她來。”樓雲春語氣淡然。
那宋學錄先是一楞,隨後尷尬一笑,心道:早說有樓雲春相陪,也好省他一番事呀。他暗自打量胥姜與樓雲春,一時摸不準二人是何關系,最後只請道:“兩位這邊走。”
三人無話,約莫半柱香的功夫抵達典籍廳。牛車停在路旁,離典籍廳還有些距離,那宋學錄讓二人原地稍後,隨即往廳裏去叫人來搬書。
來搬書的大多是生徒,手腳勤快,又不多話,只偶爾好奇打量胥姜幾眼,一碰到樓雲春的目光又瑟縮,抱著書飛快跑走了。
很快詩冊便被搬空,那宋學錄命一名生徒替他們牽牛,隨後將二人引至廳內。
典籍廳很大,若要對比,比胥姜那小書肆大五倍有餘,四面皆置書架,分門別類地陳列著各種典籍,其餘陳設亦典麗古樸、端正大氣。
正對廳門,有一方書案,兩側設桌椅,想是宴客之用。
“二位稍坐,我已差人去請主簿。”宋學錄請二人入座,隨後又給二人奉來茶。
胥姜嘗了一口,香氣馥郁,餘韻悠長,是敬亭綠雪。此茶葉上覆有白毫,沖泡之時白毫翻滾,如雪飛舞,因此而得名。
她忍不住多喝兩口,一是因為口渴,二是因為茶貴。
樓雲春問道:“喜歡這味茶?”
胥姜搖頭,相較起來她更喜愛碧潭飄雪,更為清香,“此茶名貴,多喝兩口不虧。”
樓雲春不禁一笑,胥姜替他記著遭數,三次了。
剛好一盞茶功夫,宋學錄攜一人進門,胥姜和樓雲春起身相迎。宋學錄身旁那人年齡瞧著與杜回相仿,氣質卻要比杜回親和許多。
“照月也來了。”他先同樓雲春互相見禮,隨後又沖胥姜道:“胥娘子,幸會。”
樓雲春道:“這位是謝主簿。”
胥姜趕緊作禮,“胥姜見過大人。”
謝主簿笑道:“不必多禮。”接著又說:“我看過你刊印的《蒙學新集》,很是不錯,杜回時常將你掛在嘴上,教我們好奇得不得了。設想著是何等人物能有此才,今日一見,竟如此年輕,當真是後生可畏,後生可畏啊。”
“先生謬讚,沒那麽好。”胥姜被誇得不好意思。
“無需妄自菲薄,能入杜回眼裏的絕非凡俗之輩。”謝主簿佯怒,“且你那版《蒙學新集》經我們幾位主簿校勘,你若說它不好,豈不是拐著彎說咱們眼拙?”
“豈敢,豈敢。”胥姜賠笑。
不過逗逗後輩罷了,謝主簿見勢便收,隨即與胥姜一同將詩集點了數,簽了契書,此事便了了。
胥姜將契書妥帖收好,又向謝主簿和宋學錄道謝,“深謝二位大人。”
謝主簿笑著擺擺手,隨後對一旁的樓雲春道:“照月好不容易回來一趟,可要去瞧瞧師弟們?”
“不了,過會兒要去大理寺。”
“那你回來作甚?”
宋學錄與他耳語,他才恍然大悟,目光在樓、胥二人之間打轉。
胥姜被他看得臉發燒,便辭道:“方才聽到鐘聲,想來是生徒們該上課了,便不耽擱二位大人了,告辭。”
謝主簿也不強留,將二人送出廳外,對胥姜叮囑道:“月底拿契書來清賬,可記住了。”
胥姜沖他做禮,“省得的。”
胥姜揣著輕飄飄的契書,扶著空蕩蕩的車鬥,出了國子監,心卻滿滿當當的。她拍拍懷裏的契書,心頭暗道,自此,她才算是真正跨進這京城的墳典行了。
樓雲春提醒道:“上車吧,該回去了。”
胥姜沖他一笑,隨後扶著車鬥一跳,躺了進去。
“回去咯。”
樓雲春含笑看著她。
胥姜拿手指沖他比劃,“四次了。”
“什麽?”
“今日你笑了四次。”
樓雲春有些臉熱,只對她說了句,“躺好。”便坐到前頭,為她趕牛驅車。
胥姜遙望著逐漸遠去的國子監,這座京城最高學府,只覺其氣浩然,其勢恢弘,猶如天壁,綴滿星辰。
而其中最閃爍的一顆,此刻正在前方,為她引路。
兩人還完牛車回到書肆,樓雲春立即策馬趕去大理寺上。送走他後,胥姜把契書攤開給林紅鋤看,林紅鋤歡喜得抱著她又叫又跳。
胥姜按著她好一陣揉捏,隨後收好契書,說道:“今日吃頓好的,慰勞這些日子以來的辛苦,順帶請上汪掌櫃一家子,咱們好好熱鬧一番。”
“好!”林紅鋤歡呼。
“那你看著書肆,餓了就吃餅墊墊,我去西市采買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交代完,胥姜進後院牽驢,那驢一聽‘西市’二字,便興奮地甩嘴、刨蹄子。
胥姜今日高興,縱著它自己跑,驢也就那點出息,直直往趙章馬廄跑。
趙章熟門熟路地替它填料、飲水,胥姜笑道:“都是你給它慣得,只要一來這西市,就只認你這兒。”
“這驢通人性,精著呢。”趙章摸了摸它的頭,問道:“當初怎麽就想著留下它了?”
胥姜無奈道:“太犟,又懶,又貪嘴,怕坑了你,所以只好自己留著了。”
趙章暢笑出聲,“這倒也是,這驢若當時賣給我,怕是銷不出去的,光聞著這草料味兒就能跑幾個來回。”
“可不是?”胥姜看它整個腦袋都快埋進馬槽裏了,便忍不住手癢,往它身上一拍,隨後對趙章道:“勞煩你幫我照看著,我去采買些東西,過會兒便回來牽它。”
“好,安心去吧。”
胥姜便往坊市上去。
難得有閑情,胥姜走得很慢,她一個攤檔一個攤檔地看過去,見新開了一家賣豆腐的攤子,不止賣豆腐,還賣豆漿,便忍不住要了一碗坐著喝。
攤主是名風風火火的婦人,胥姜聽她口音不似本地人氏,又有些熟悉,便多問了一句。
“阿姐是哪裏人?”
“我是公井人氏,來這京城兩年了。”
“怪說不得。”胥姜說了一句公井話,“公井人最會點豆腐,膽水好。”
那婦人臉上頓時閃過驚喜之色,“小妹也是公井人?”
胥姜搖頭,“我是黔中人氏,但隨鹽販子去過公井縣。你們家鄉的鹽可是聞名遐邇,這豆腐點得好,跟這鹽結出的膽水也有關。”
“正是。”那婦人熱切又爽朗,“小妹去過公井縣,又這般懂我們的吃食,算得上半個老鄉了,這碗豆漿我請你喝了。”
“阿姐這麽說,我這豆漿便喝得不安心了”胥姜放下碗,瞧著她木板上雪白的豆腐說道:“且我不止喝豆漿,還想買幾塊豆腐,阿姐若不收錢,我便不好買了。”
“哎喲,你這小妹。”那婦人在胥姜背上拍了拍,她手重,拍得胥姜差點把方才喝的豆漿吐出來,“哪個有你會說?”
胥姜這才心安理得的又喝起來,一邊喝一邊同她閑聊。
“阿姐,之前怎未見你在此擺攤?”
“之前靠相好養著的,後來他跑了,便只好自己出來找事做。可手裏頭就這門手藝,又不會別的,就索性支個攤子來賣豆腐了。”
胥姜差點嗆到,這阿姐可真性情。
婦人說完又感嘆道:“還別說,這自己做買賣掙錢,腰桿都挺得直些。”
“這倒是。”胥姜讚同道。
見她一碗豆漿見底,婦人問道:“再來一碗不?”
“夠了,夠了。”胥姜放下碗,笑道:“阿姐替我包兩塊豆腐吧。”
“好嘞。”婦人抽出四片綠油油的芭蕉葉,縱橫交疊著放,隨後將兩塊又白又嫩的豆腐擱上去,包好之後,用棕葉搓的繩捆了遞給胥姜,嘴裏自誇道:“我這豆腐點得嫩,可卻不容易散,豆味又濃,可以說這京城呀,找不到第二家,小妹吃過一回便知道了。”
“一看就好,阿姐可是有訣竅?”
“全憑這膽水和手上功夫,別人可學不來。”說著頗為自得,“今日是小妹來得早,再晚些就沒了。”
“那我運氣倒是好。”胥姜笑著接過豆腐,付了錢後與道別。
“下次又來呀。”婦人同她揮手。
“好勒。”
離開豆腐攤,胥姜繼續往裏逛,見有賣兔子肉的,又買了一只兔子。
兔子肉嫩,汆燙或用姜絲燴制都好吃。她舔舔嘴唇,許久都沒吃上這口,倒有些想,今日碰上,正好做個姜絲兔,解解饞。
買完兔子便往奎娃子鋪子上去了。
奎娃子見她來,笑道:“許久不見,娘子可安好?”
胥姜也笑,“安好,安好,有勞阿哥記掛。”
“今兒過來想置辦些什麽?”
“有些什麽鮮貨?”
“早上有人送來兩只蘆鴨,還有半簍子青蝦,娘子可要瞧瞧?”
“瞧瞧。”
說完兩人往那巷道裏頭擠過去。奎娃子將那兩只蘆鴨提溜出來,那蘆鴨肥兇,撲騰著翅膀嘎嘎亂叫,瞧著很是神氣。
胥姜滿意點頭,“兩只都要了。”隨後又道:“再看看蝦。”
奎娃子忙著綁蘆鴨,手不得空,便道:“蝦在你身旁的缸子裏。”
胥姜揭開缸子,見裏頭浸著個魚簍,提起來一看,果然有半簍蹦達的青蝦,個頭都還不小。
“這青蝦我也要了。”
“好勒。”奎娃子好不容易才將那兩只蘆鴨綁好,又找來麻袋倒蝦,隨口問道:“買這麽些菜,娘子可是要辦招待?”
“嗯,剛交付完一樁買賣,慶賀慶賀。”
“那我這廂向娘子道喜了。”奎娃子裝好蝦,對胥姜道:“可還要些什麽?”
“再稱兩斤姜,一斤蒜,姜選嫩些的。”用來做姜絲兔。
奎娃子去攤檔裏頭拿出一個麻袋,笑道:“可巧,正有小半袋嫩姜,前幾日進山看嬸子順道收的,這兩日賣了就剩這點。”
“這個時節山裏頭還有?”
“山裏人都有地窖,十月裏就挖來藏著,能吃一個冬。”
難怪。
奎娃子將那姜一稱,二斤多,胥姜索性全要了,又配了些香料、佐料,一並結算。
付完帳,奎娃子拿出半袋紅艷艷的山楂果添上,笑說:“就當給娘子賀喜。”
胥姜推拒無果,只好收了。
這山楂果與石蜜做成糖球,酸甜可口,林紅鋤那小妮子應當愛吃。
某人,也應當愛吃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